访校第六天,今天我在睿途的波士顿办公室和来自波士顿大学的安妮访谈3小时,期间安妮就高中申请、女校、寄宿家庭、大学申请、自我探索上都有很多有意义的分享,由于值得分享的内容很多,今天专门就安妮提到的一个主题展开。 安妮是一个非常愉快的交流者,不仅长相甜美,彬彬有礼,而且心态成熟开放,很体贴也很直接。她正在波士顿大学就读。她在留学上走过来很多坎坷的道路,积累了很多其他留学生应该学习的经验。 作为过来人的建议 在数次更换住家的过程中,她在寄宿家庭中总结到: 不要对寄宿家庭期待过高,要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。出国留学生一定要有基本的生存能力,比如使用uber, 定位,要保证好的个人卫生,良好的时间管理,基本的做饭能力。 另外不要把寄宿家庭当成一个家,要知道自己是在和他人合作。只有合理的预期才能有更好的感受。 胡老师点评: 在过去的留学家庭陪伴的过程中,我发现寄宿家庭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安妮的反思和总结都非常准确,对于即将留学的孩子很有意义,而且不要小看其中一些建议,比如在美国定位,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要熟悉街道的名字,学会看路牌,学会理解城市的地图,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。 所以安妮的意见虽然只有几句话,但是真正听进去的人可以少走很大弯路,巨大改善留美感受,比如:培养孩子的做饭能力。 在和室友相处中,安妮的总结是: 要做一个真诚的人,不要做一个讨好型的人。不要为了让对方开心而为难自己,比如对于室友的作息等要直接表达。在她接触的同学中,大部分都很通情达理,很少有不讲道理的同学。 美国文化中也有客套的一面,很多美国人会把事情说的很好,不会直接批评,会说:that’s very nice.然后笑意盎然,我们要理解礼貌和真实感受的区别。 胡老师点评: 在面谈的过程中,我发现安妮对美国文化有相当多的反思,恰当的用中国视觉理解了美国文化的优点和缺点。 在我面谈的对象中,安妮是比较快的适应和接受美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其中之一,未来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可能性也非常好。 她说自己“对波士顿的每一个街区都熟悉,走在路上非常亲切”,反而回国不熟悉了。 这些融入和她的自我探索的能力有关。 安妮的申请过程 从标化50分开始,每一个脚步都很踏实,最后考到托福101。安妮的梦想是波士顿大学。 首先是因为波士顿大学在市区,和城市融为一体。安妮说自己很难在一个过于偏僻和安静的地方上学,还是希望见到人的感觉。另外就是波士顿大学的艺术专业很强,学习氛围很好,学生都很忙碌。 安妮在作品集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,也非常幸运的得到了祝名和Matt的帮助。她和祝名很亲。在面谈中,安妮用了单独的一段谈话表扬祝名老师,说祝名的自我管理、时间效率,对于自己的鼓励等。 我在旁边说:祝名身上有对人的真诚,对于教育的热情,这些都让祝名成为一个非常真挚的人。祝名身上有一种很少见到的、打动人的东西,很多人说不出来,甚至不是 “自律、严格”这样一些工具性的东西,更多的是她的真诚和热情。(前两天表扬祝名的文章可惜没有写这些:祝名博士毕业了) 很高兴的是安妮在申请的过程中,完全感受到了祝名的这种热情。虽然安妮说:很可惜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祝名的这种热情。我安慰说“10个人中有3个人感受到,就是已经非常好了,比如说你知道了。” 安妮说,到申请的最后,为了不让祝名老师失望,她也一定要申请到波士顿大学。 幸运的是,安妮最后拿到了她最喜欢的Boston University的录取。 安妮的高中女校 安妮高中时就读波士顿附近一所非常优质的女校。 因为中国没有男校或者女校,所以留美家长对单性别的学校并不太了解。在我们的想象中,在单性别的学校,父母担心孩子容易成为同性恋,另外单性别下成长可能不利于培养和异性交往的能力。 安妮却表达了相反的意见。她说她在女校的感受非常好,主要有以下原因: 1、在没有男生的高中里,女孩子更加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功课中,而不是获得异性的注意力。 2、女校可以教授一些非常适合女校学习的课程,比如她的11年级有一门woman literature的课程,全部是女性作家的作品,每一本她都很喜欢,让她从一个不爱阅读的人,到在飞机上看完厚厚的一本小说,让她喜欢阅读。 3、女性可以创造很多运动机会。比如她在10年级学足球,学会了足球的规则,下一个学期又打棒球,作为身体娇小的她,也能参与到这个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。如果在男女混校,她很可能得不到这些机会,男生可能觉得女士不适合这些运动,会有很多评价,这些评价会影响女生的自我认知。 4、女校由于都非常小,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非常关心。学校有一个同学有一段时间心情抑郁,老师马上和女生交流,然后安排就医。 当然安妮也提到,和她非常好的感受不同,也有其他同学评价非常低。比如认为学校管得太多。 例如,学校甚至规定不允许打开储物柜,因为课间因为只有两分钟时间,学生可能会因此迟到。另外穿裙子一定要过膝、一定要穿袜子等等,对于细节的管理非常多。 |